黄欣伟:七月的上海楼市,在干什么看什么等什么?

七月是上海的盛夏,但上海楼市的盛夏有多少果实?

截止7月13日,上海二手房网签量为8552套,遵循着“工作日六七百(套)&周末八九百(套)”的成交对应。按照【夏季是买房淡季】来看算是正常表现,但对应上个月25000 (套)的火红,显然不能让人百尺竿头更“嗨”一步。

七月第一周,是媒体为六月歌功颂德的总结期;

七月第二周,一线从业者开始为后市提前担忧。

一、干什么:最基层置换链启动之后,资金去了哪里?

先温故,管它能不能知新:

2024年6月份,上海二手房成交总量超2.6万套环比5月大幅上涨超40%,剔除商业、写字楼、车位等单看住宅,当月上海共成交二手住宅约22245套。

这个数据不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值&不管是环比抑或同比,都是刷出了上海楼市近三年以来的单月新高,可喜可贺。

再来看看各个总价段的成交结构统计数据:

“各总价段成交最多的是200-300万,占比总成交约29.52%;成交第二多的是总价200万以下,占比27.72%;两者相加说明,上海总价300万以下(大多为老破小)的房源,占上海二手房成交约57.24%,近6成之多;800-1000万二手成交最少,为2.95%;1000万以上占比4.03%”!

好了,把“好消息”和背后的构成结构结合在一起看,才能减少选择性认知。

一方面,关于“别瞎起劲,卖掉的都是老破小”的偏空观点,有一定道理;

另一方面,关于“上海楼市的最基层置换已经完成”的看多角度也无可厚非。

其实双方不管立场稍微偏向何处,都是基于对六月份数据认同之上的视角不同,就像前几天上海某知名商场转让,舆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报道角度:一个说【网红商场黯然退出】,一个说【外资抄底上海实体商业】,其实事情是同一件。

好了,六月份就暂且分析到这里不站任何一边,因为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已经呼啸而来——六月份“套”出来的钱,去了哪里?

这个数据的统计毕竟不像家里的柴米油盐“打开手机(支付)每一笔几时几斤几两都赫然在列”,它或许更多存在于微观的一对一成交个案,至多通过中观的新房某个项目&二手房某个门店的七月数据动态来“差不多”感知一下。

仅就七月上半月的市场整体冷暖来看:

1、二手房市场从带看到成交,比起六月份有至少10%的下降;

2、新房继续呈现“旱的旱死&涝的涝死”,滞销项目未领到“六月红利”;

3、近期豪宅新房的坚挺,之于二手市场的豪宅房东而言其实是“不降价就不成交”的下马威。

所以,“七月不如六月”的究其原因就是拔河:买家还想要打折价,但市场上最便宜的那批房子已经基本售罄;卖家看到六月成交数据(更看到了七月土拍),也就不愿意放低姿态让利成交了,于是双方就这么僵持着。

幸亏,新房背后的开发商还是知道利害,所谓“折扣取消”更多是用来逼定的手段而已,倒是原本还在端着架子的也在七月纷纷开了渠道,包括中介分销和所谓的全民营销。

二、看什么:上海土拍,重启“上涨预期去库存”的套路

上周在重庆旅游,所幸网络让资讯无障碍:

“7月9日上海第三批次土拍结束,杨浦平凉地块凭借位于内环内的优越地理位置吸引了华润、绿城、中海等房企参与竞夺,最终由保利发展以溢价率约21.18%竞得;另一宗杨浦长白地块历经房企79轮竞价,最终由北京城建联合越秀地产以约22.30亿元成功摘得,溢价率约17.12%;另外两幅宝山顾村和奉贤新城的地块也都被底价拿下”。

“上海土拍无流拍”的骄人纪录继续得以保持的背后是三大背景:一是自“沪九条”出台后的首批宅地出让,二是上海取消溢价率10%的封顶原则后的首场土拍,三是本次出让地块不再受到房地联动价的束缚。

因为有事实所以有预期,而预期最终是会反哺到事实(变化)的。

此话怎讲?

因为有了上海“527沪九条”的掩护,更有了上海六月份成交数据喜人的鼓舞,房企才会在“取消10%浮动上限”的放开之下敢于频频举牌竞价;反之,也是因为受到了房企给市场展示的预期和信心,黄欣伟:七月的上海楼市,在干什么看什么等什么?就此可以解释上一段落的一线反馈“房东都不愿意降价换成交了”。

购房者的错失、中介的抱怨,都敌不过政策、数据、房企等“看不见摸不着”们赋予的底气,当然心情可以理解。

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看上海土拍“21%溢价”,完全可以一言蔽之——继新房“人工涨价”去库存之后,上海楼市开启了第二个动作即制造预期去库存:以杨浦平凉地块为例,按照88462元/㎡的“面粉”价格来推算未来面包售价至少在13万 /㎡,那么今天同一区位中单价被限制在11万左右的新盘,是不是就找到了最有力的促销说辞呢?毕竟“买到就一个平方赚2万”。

同样的,看到了“明年上市至少13万/㎡”的房东,怎么还肯听中介的建议,怎么还肯和购房者讨价还价,虽然其中也有选择性相信和未来世事无常的不确定性,但只要自己内心确定了,所有的不确定也就被“纠正”了。

但是,大胆拿地的背后真的就那么纯粹么?
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
首先是政策需要有响应:

既是“上海不流拍”的面子,也是上海救市有效的事实回应,更是让明天的预期为今天的新房去化助攻,否则下一次土拍怎么办?

其次是国企需要有作为

:不仅是字面理解的所谓担当,从本次保利大幅溢价拿地的案例中,也可以看到“在一线城市核心地段聚焦并深耕”的战略意图,【保利坐庄杨浦】这么说不过分吧?!

再者是操盘手的小算盘

,这一点就不展开了,哈哈哈。

三、等什么:从业者向“房地产是政策市场”服了软

让房东们由谦卑转牛掰的,其实除了成交数据、土拍溢价之外,还有一个即将到来的最期待,那是“中国房地产市场是政策市场”的普天之下:2024年7月15-18日,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在北京盛大召开!

想起差不多20年前,在闵行某个50万平方米大盘的营销过程中,听到甲方某负责人对诸位沾沾自喜的当头一棒:“啥策划啥销售啥总监啥高手,还不都是靠政策在吃饭”?!

这句话这场景到今天依旧历历在目如鲠在喉,用来勉励自己时刻清醒太有效了。

事实上,“527沪九条”能把徘徊在“15000套”不死不活的上海楼市(成交量)救危难于既倒,已经证明了“楼市就是政策市”依然有效,只是常年服药的都有这般感受:药是有效的,但越来越离不开。

药物依赖的结果就是四个字:没TA不行。

那么,如果这个被称为超级大会等同于房地产政策发布大会,各位作何感想?

当然,今天的绝大多数同行都已经顾不上面子了,更顾不上“过往神奇不可戳破”的虚名了,只要能成交能保饭碗就一切皆有可能,明天的事到明天再说。

有没有发现,楼市的舆论环境也开始逐渐客观了?

除了被诟病为恶意唱衰的别有用心之外,这次针对六月上海成交数据爆棚的舆论表述中,有了越来越多“只是回暖还谈不上复苏”的理性也好谨慎也好,看来大家也被过去三年教训过了。

持有上述观点的文章点进去看看,都会拿六月的楼市成交结构和全国经济数据来佐证,相信这种谨小慎微也是希望楼市走出沼泽的初心所致。

如果说“527沪九条”是释放了外地单身来接盘上海老公房,那么“上海第三次土拍”就是为目前的改善型区域(或板块)成交助攻,被称为超级大会的更高层会议,是否可以为置换链再添一把力,让TA上路并走好呢?

至于一叶障目的“中远两湾城一套7万多砸盘”和“翠湖成交一套单价33万”的个案,更多时候是房东事出有因而非普遍现象,可以被“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”走过路过看过。

有个一线的同行朋友,对七月的上海楼市以【政策像红牛,只能顶一时】予以解释,“有没有预期”和“有没有钱”才是普罗购房者的相辅相成。

至于房地产的前景和钱景,无外乎“房地产问题不能靠房地产解答”和“产业是有周期的”两个心知肚明予以回应,当然具体项目具体客群需要具体分析。

至于所谓的季节(体感)因素,在巨大的预期面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
所以继续看看现象和数据&再听听不同角度的观点,再行结论也不迟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版权所有:允霆电子商贸沪ICP备2023023636号-6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